2023年11月9日 星期四

『給孩子建立足夠好的環境』#一致的照顧

 


『給孩子建立足夠好的環境』

建立足夠好的環境,有品質的相處是穩定的基礎,是我們可以預備給寶寶來到世界的第一份禮物。

在寶寶初入這個世界時,面對混屯的世界,需要有人可以幫助他存活下來,便會和主要照顧者建立特別的依附關係,當照顧者可以穩定地給予寶寶情感關注,回應孩子的需求,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圖,形成了孩子的情感基礎。在這過程中,主要照顧者會主動地和孩子有品質的互動、情感交流,並給予一致、可預期的回應,對孩子的意義是可以安全地相信這個世界,並逐漸形成孩子的人格,也影響著孩子未來的親密關係。


我們的穩定對寶寶來說很重要,所以當我們在選擇寶寶出生後的生活型態,可以先幫自己評估:想要離開職場嗎?會有經濟焦慮嗎?請別人照顧會比較好嗎?思考過後這些問題,再進行選擇,比較能接納選擇後的生活,也比較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建議而干擾情緒。

和寶寶的互動是雙向的,我們回應寶寶,介紹這個世界給寶寶認識,心智有了更豐富的刺激經驗,而寶寶也回應著我們,開心的笑、大哭被安撫,對我們的話語、肢體有反應,漸漸我們越來越懂寶寶的表達,當父母的信心被建立,信心增加直覺也越準。


最一開始提到的建立足夠好的環境,這可能對媽媽來說會有壓力,建立這樣的環境,絕對不是只靠媽媽一個人,還需要爸爸,甚至整個家族一起合作。理想狀態是,在主要照顧者很疲憊的時候,有人可以成為支援,這不僅僅是體力上的幫助,在情緒上也會得到很大的調適。當過度疲憊的時候,我們很容易不耐煩,甚至困難回應孩子的各種狀態。團隊合作溝通很重要,夫妻、長輩能有相近的教養態度,孩子的生活常規比較容易被建立。如果此時教養方式差距太大,並且無法調整,對孩子來說,會感到無所適從,從而不容易建立安全感。照顧團隊成員的固定也很重要,不管是找保母、長輩支援,穩定並互相信任的成員,嬰兒比較能夠進入安全的依附關係。

 

最後,經過思考過後,不論選擇是什麼,請相信這都是最適合的決定,不要因為別人的看法,無法親自帶,而自責自己是不夠好的父母。

2023年10月5日 星期四

『界限會讓孩子感到安全和滿足』#設立界限


 

「不」是一個強而有力的字,很多時候拒絕讓我們感到難受,會覺得是否自己太絕情,無法溝通,好像讓孩子無法做自己,剝奪了他們某些權利,而感到自責,或擔心這樣挫折孩子的慾望是不是傷害了他們,即使這樣做是對的。當我們要說「不」的時候,心中會有猶豫,到底該不該狠下心這麼做,或是家長雙方對於處置方式並不一致,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。

 

清楚的界限設置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及滿足感,他們可以感受到父母是有能力阻止、保護自己的。相反的,模糊或是不一致的界限,可能會讓孩子不確定什麼是可行與不可行,變得容易去試探家長底線在哪,什麼時候會阻止自己,會想確定界限在哪。孩子需要家長的幫忙去知道限制在哪,如果放任孩子去測試,孩子承擔太多選擇和權力,卻不會使用的時候,會產生很多內在不安。

 

生活中除了幫助孩子設立界限,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可為或不可為,也有的時候是我們希望可以藉由獎勵激發孩子的動機,讓孩子可以自主,為自己的生活負責。但發現有時候好像沒有那麼有效,甚至孩子還會跟我們討價還價,或是依然故我。獎勵的背後,來自於父母對事件的掌控,而非孩子處於掌控位置。若孩子知覺到假設不管自己怎麼做,最後都會得到獎勵,就會覺得自己無所不能,並且可能要求更多,來掌控父母。

 

當孩子的欲求跟我們的期待不符時,我們很常會用「如果你再這樣,我就不」的語句期待孩子聽後可以遵從,讓孩子產生恐懼,不敢去做某些事,而不是去考慮孩子的需求,讓孩子真的願意配合。會讓孩子變成被迫順從或是表面聽話。隨之而來的是,孩子感受到的是無法表達需求,並可能會內化那些批評,感到自己是不好的。如果自己不能夠表現完美(符合大人的標準),就會被懲罰或是得不到關愛。

 

在設立界限時,明確一致的標準是重要的,理解孩子的需求,但不讓孩子與取予求,能幫助設立界限。

2023年9月7日 星期四

『你累了嗎?當家長耗竭時』#metime

 




在討論親職議題時,發現好多家長一整天的時間,被工作、育兒、雜事塞滿,扮演著多重角色,需要應付四面八方的壓力及責任,工作上的各種情緒壓力還沒消化,接著就要面對孩子,教養上的拉扯,長期下來各種疲憊、提不起勁,自我懷疑,憂鬱焦慮,甚至會有慢性疼痛出現。

身為家長這樣的身份,是一輩子的,沒有一秒可以拿下來喘口氣,當我們一直處在這種別無選擇的情境之下,只能一項任務一項任務的完成,無法感受到其中的樂趣。尤其是女性,為了要擔任好照顧者的角色,符合社會對其角色的期待,只能關注在別人的需求而忽略自己的。


#me time

自我照顧是件非常重要的事,一天中排出一點點時間(15-20分鐘),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或是放空。我們要如何在忙碌的生活裡找出這樣的時間呢?

1.     請求支援:伴侶或是家人,能夠幫助自己看孩子一小段時間,好讓自己能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2.     一起做各自的事,當我要做一件想做的事情五分鐘,孩子也做一件他想做的事情五分鐘。

3.     創造時間,把一些家事分給家庭成員,幫自己爭取多一點時間。

時間需要刻意排出來,我們先釐清生活中什麼是對自己重要的,再幫自己調整先後順序。將me time視為生活必需,而非奢侈的享受,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
 

#孩子的快樂,來自你眼中的快樂

如果我們沒有辦法真實的和自己連結,很容易也無法好好的和孩子產生好品質的關係。有好的休息,好品質的me time能幫助我們面對生活的壓力調適,身心平衡及關係經營。

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

『想像力是我的超能力』 #想像力



『想像力是我的超能力』


學齡前兒童隨著成長,想像能力也越來越豐富,我們會觀察到,孩子會想像出各式情境,扮演其中角色,可能是很厲害的大廚、擁有超強魔法的魔法師,又或著是教人的老師,治癒別人的醫生。擁有魔法、力量和隨心所欲的能力,是多麽棒的一件事。很厲害的大廚,一下子變出一桌美味佳餚,就不需要等大人幫忙;如果有魔法,就可以一下子就打敗壞蛋,還可以保護自己不被欺負。


對大人來說,孩子的成長是快速的,期待孩子能走在獨立的路上,對孩子而言,每天飛速的成長,每天學習新的事物,學著自己吃飯、上廁所、穿衣服,學著表達,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,孩子會經歷到很多挫折,也會經驗到很多事情都需要依賴大人的幫忙才能完成,是自己沒辦法掌控的。當有一個想像的世界,是可以躲進去,在那裡可以完成任何事情,還可以打敗所有的不開心,對孩子來說是重要的,重新恢復在現實生活中經歷的挫折感。有時候孩子,會將現實與幻想交織在一起,可能會跟我們分享幻想朋友跟他發生的事情,或著是跟我們玩扮演遊戲。大部分的時候,大人可以參與遊戲,配合孩子想要的劇情一起玩,但若我們觀察到,孩子在自己想像的遊戲中,感受到太過真實而無法負荷的情緒時,我們可以適時地將孩子拉回現實。


孩子的想像某種程度顯示了他們內在世界的運作,例如,當孩子在現實中,經驗到被罵,可能在想像的遊戲中孩子就會演出:「孩子自己是一個強大的角色,面對很險惡的環境,指定大人是壞人,攻擊壞人,然而壞人不管用什麼方法想要反擊,最終都會被打敗。」,被罵的時候孩子感受強烈的情緒,可能是生氣、委屈、害怕,他把這些負向的情緒丟出來,在想像中他會經驗到環境很險惡,並且會攻擊他,藉由想象出來的能力,他可以去處理這些令人感到難受的感覺;又或著,幻想朋友的出現,「小潔(幻想朋友名)一個人吃飯,我要去陪他,不然他會難過。」是孩子內在需求的投射,當孩子面對一些困難情境,尤其是那些很想讓人逃避的感受,孩子可能會把這些感受轉移到幻想朋友上。


想像力是幫助孩子適應成長過程中各式經驗很重要的能力喔!


#學齡前兒童 #想像力 #適應力


2023年5月2日 星期二

『我不喜歡自己的樣子,沒有人會喜歡我』 #外貌焦慮

 


最近看了哈哈台街頭訪問外貌焦慮,好多人對於自己的臉、身材非常在意,甚至在意到影響了社交生活外表焦慮指的是對自己的外表普遍,或是針對一個或多個身體部位到不滿。因為這樣的不滿,導致一直檢查這些部位,或是有強迫性的想法。

 

其實我們對自己身體形象的認知,包含了對自己的看法,態度。當我們經常暴露在對身材、外貌,過度理想化外表的資訊中,加上聽到身邊的人、社群媒體如何對別人外觀品頭論足,我們很容易被影響,認為要和那些過度理想化的身材一樣,才能被正向看待。

通常這些資訊傳達了兩種核心概念:

*我的長相影響我在世界上的價值

*我的樣子是不可接受的

 

當我們接受了這樣的資訊,內化成自己的標準來要求自己,很容易陷入一種惡性循環:對自己的外表負面評價,於是過度投資、嚮往自己追求的外表,反過來可能會進一步加劇人際關係中的不安全感和焦慮。也就是說,如果我達到理想的外表,我就可以有價值,被社會所接受,但如果所有的價值來源都依靠外在特質的時候,很容易會因為長痘痘、變豐腴、老化感受到沮喪,並且進一步讚人際關係中更害怕聽到別人對於外表的負面評價,產生更多焦慮。

 

當你發現,自己正陷入這樣的焦慮之中,也許你可以:

*不只是關注那些你不喜歡的部位,也可以開始關注身體帶給我們的好處。例如:我的眼睛幫我看見世界;我的腿陪我去過好多地方旅行。

*善待自己的身體,關心自己的身體如同你關心你的好友一樣,而不是嚴厲的批評自己身體的每一處。

*自我照顧,聽聽身體的需求,並且回應需求。

*減少暴露在過度理想化身體形象的社群媒體、資訊之中。

2023年4月9日 星期日

『不要!!!為什麼都要我讓?!』 #手足衝突


臨床工作上,遇到很多父母,對於家中手足相處,衝突出現時十分頭痛。

在大人眼裡期待哥哥姊姊能夠照顧弟弟妹妹,遇到衝突希望作為較長的孩子能展現同理心或是照顧弟妹的行為,要求他們讓弟妹,面對這樣的要求,較長的孩子可能更加敵對弟妹。

手足競爭這個議題,其實是成長發展必經之路,即使是獨生子女,也會遇到。而核心議題是:「我是被愛的嗎?其他小孩出現會不會分掉我原本擁有的愛?」孩子覺得,別的孩子出現,會開始擔心,原有愛的資源會被瓜分,而我們越多的要求,會加深孩子的被剝奪感,相對手足之間甚或是親子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緊繃。所以在處理手足競爭時,很重要的關鍵是,父母和每個小孩有良好的關係,深刻滋養的連結。

當手足發生衝突時,我們可以:

  用愛灌溉:經常給予孩子擁抱、講故事、講貼心的話,讓孩子能夠感受到跟之前一樣的關愛。有足夠的愛,孩才有能力修復在手足競爭中受到的傷。

  給予鼓勵:孩子面對關係中的挫折時,很容易表現出退化行為:打人、尖叫、哭泣、抱怨,我們如果只是說你自己可以解決,並離開,孩子會感受到更多的挫折,激化挫折反應。鼓勵孩子可以想到好的解決辦法,促進孩子之間的合作。

  雙贏局面:在衝突過程,我們幫助孩子退後看見事情的發生,互相討論協調想要的結果,不一定要一方屈服另一方,才是最好的。我們需要留意傾聽每個孩子的想法跟感受,反應孩子的的立場。

       追求完美公平:我們總是希望做到一模一樣的對待,來顯示自己沒有偏心,但對孩子來說想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要的公平是需要被父母回應。追求完美的公平,只會讓我們自己以及孩子感到失望。

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

『雖然我不喜歡你這樣,但我可以試著走進你的世界』#理解孩子讓我們不舒服的行為

 


孩子發展的過程中,會經歷到孩子有時候的行為讓我們感到不舒服、恐懼或憤怒,甚或是讓我們很難回應跟處理。而這些行為也許是孩子尚未形成語言的負向經驗,也許是來自本能的行為,這些行為可以分成三個大項:

*依賴與獨立:當孩子開始可以獨立爬行、行走,有主動的能力去探索世界,就開始進入學習獨立的歷程,又在這之中體驗著獨立、依賴之間擺盪。依賴的時候,孩子可能無時無刻都黏在你身上,並表達自己不會,需要幫助,但在我們的眼裡,則認為孩子明明可以為什麼在這時候突然這樣表現。而想要獨立的時候,孩子可能是用打破規則,來表現自己的能力。

*攻擊:孩子很喜歡打鬧追逐、嘲笑,有時候我們很難容忍這類型的遊戲或行為,會有擔心、煩躁的感覺。攻擊型的遊戲幫助孩子學習控制感、社會技巧,然而卻很容易擦槍走火,變成真的攻擊行為。

*性:性議題在人生的每個階段,都是困難討論的議題。在兒童時期,會經歷到所謂的性蕾期,此時兒童可能會有撫摸自己的私密處,或著對於父母的性器官感到好奇。這些行為的出現,讓身為大人的我們感到困惑及困擾,不知如何回應孩子的狀況。

 

面對以上情形,我們可以試著以孩子的角度看這些事情,通常我們總是以大人的想法解釋所遇到的狀況,也許我們換個角度,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,而是轉換成他們的眼光看這些行為。

*依賴與獨立:過度依賴的孩子,經驗到外在環境的不可控,總是在經驗焦慮的到來。我們用好笑的方式去滿足孩子的不安全感,例如逆轉角色,我們帶著幽默又誇張的方式表現我們的黏膩,孩子進而從關注分離所帶來的焦慮轉而關注在關係之間的連結。而過度獨立的孩子,想要藉此在關係裡展現自己的全能,這會挑戰到大人的權力位置。我們可以試著先放鬆自己的態度,不和孩子對抗,權力的拉扯就會消失。

*攻擊:多和孩子一起玩,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在安全的架構之下體驗複雜的社會經驗(如,結盟、領導、跟隨、執行等),我們可以運用自己成為遊戲裡的示範角色,示範如何安全地表達侵略或攻擊,也可以適時地喊停,當攻擊遊戲在轉變為真正的攻擊之前。

*性:面對孩子的好奇探索,避免斥責,因為我們不想讓他感到羞愧。先幫孩子確認他是否從符合他年齡的管道取得資訊,還是他在廣告、電影的片段裡接受到超乎他年齡所理解的資訊。也可以觀察孩子是否在特定情境之下(焦慮、孤單)出現這樣的行為,用感受身體刺激替代連結。可以藉由繪本、故事、轉換遊戲(有身體接觸的體能遊戲),幫助孩子度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