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3月25日 星期六

『雖然我不喜歡你這樣,但我可以試著走進你的世界』#理解孩子讓我們不舒服的行為

 


孩子發展的過程中,會經歷到孩子有時候的行為讓我們感到不舒服、恐懼或憤怒,甚或是讓我們很難回應跟處理。而這些行為也許是孩子尚未形成語言的負向經驗,也許是來自本能的行為,這些行為可以分成三個大項:

*依賴與獨立:當孩子開始可以獨立爬行、行走,有主動的能力去探索世界,就開始進入學習獨立的歷程,又在這之中體驗著獨立、依賴之間擺盪。依賴的時候,孩子可能無時無刻都黏在你身上,並表達自己不會,需要幫助,但在我們的眼裡,則認為孩子明明可以為什麼在這時候突然這樣表現。而想要獨立的時候,孩子可能是用打破規則,來表現自己的能力。

*攻擊:孩子很喜歡打鬧追逐、嘲笑,有時候我們很難容忍這類型的遊戲或行為,會有擔心、煩躁的感覺。攻擊型的遊戲幫助孩子學習控制感、社會技巧,然而卻很容易擦槍走火,變成真的攻擊行為。

*性:性議題在人生的每個階段,都是困難討論的議題。在兒童時期,會經歷到所謂的性蕾期,此時兒童可能會有撫摸自己的私密處,或著對於父母的性器官感到好奇。這些行為的出現,讓身為大人的我們感到困惑及困擾,不知如何回應孩子的狀況。

 

面對以上情形,我們可以試著以孩子的角度看這些事情,通常我們總是以大人的想法解釋所遇到的狀況,也許我們換個角度,不是站在孩子的對立面,而是轉換成他們的眼光看這些行為。

*依賴與獨立:過度依賴的孩子,經驗到外在環境的不可控,總是在經驗焦慮的到來。我們用好笑的方式去滿足孩子的不安全感,例如逆轉角色,我們帶著幽默又誇張的方式表現我們的黏膩,孩子進而從關注分離所帶來的焦慮轉而關注在關係之間的連結。而過度獨立的孩子,想要藉此在關係裡展現自己的全能,這會挑戰到大人的權力位置。我們可以試著先放鬆自己的態度,不和孩子對抗,權力的拉扯就會消失。

*攻擊:多和孩子一起玩,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在安全的架構之下體驗複雜的社會經驗(如,結盟、領導、跟隨、執行等),我們可以運用自己成為遊戲裡的示範角色,示範如何安全地表達侵略或攻擊,也可以適時地喊停,當攻擊遊戲在轉變為真正的攻擊之前。

*性:面對孩子的好奇探索,避免斥責,因為我們不想讓他感到羞愧。先幫孩子確認他是否從符合他年齡的管道取得資訊,還是他在廣告、電影的片段裡接受到超乎他年齡所理解的資訊。也可以觀察孩子是否在特定情境之下(焦慮、孤單)出現這樣的行為,用感受身體刺激替代連結。可以藉由繪本、故事、轉換遊戲(有身體接觸的體能遊戲),幫助孩子度過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